{"IsSuccess":true,"Data":{"Id":1518,"NoticeName":"转发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进一步做好2022年冬春季工信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ReleaseTime":"2022-01-18 04:35:06","IsSecrecy":0,"Describe":"
各会员及相关单位:
当前疫情复杂多变,春节将至,人员流动进一步增多。为确保工信领域企业广大职工度过欢乐祥和、健康平安的节日,请各单位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有序做好冬春季企业疫情防控工作。
一、加强员工管理。企业要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切实把好门、管好人、管好物、管好场所。加强员工管理和个人防护,严格落实“验码、测温、戴口罩、不聚集”;做好工厂车间、食堂、电梯等公共场所和员工宿舍的日常通风消毒;根据岗位作业和疫情防护需要为职工配发充足、符合防护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按照“谁举办谁负责”“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不线下”原则,统筹做好企业大型活动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员工加强自我防护,提高员工防疫意识。
二、完善防疫制度。企业要制定专项疫情防控方案,明确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应急流程、具体工作人员和职责,制订完善应急预案,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做到防控机制、员工排查、设施物资、内部管理“四到位”,确保生产安全。督促员工接种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加强针,强化健康监测和核酸抽检,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三、严防疫情输入。加强进口冷链货物风险防范,进口冷链货物直接接触装卸人员、生产企业冷链物品拆包人员等高风险岗位人员采取“N+7+7”闭环管理模式,严格实施人员隔离、严格检测接种、严格健康管理、严格离岗返岗、严格作业防护等。修造船行业企业要持续做好摸排巡查工作,关注国际航行船舶入境修理防控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难点和问题,及时做好沟通协调,严防严控境外疫情海上输入。
四、加强重点防控。严格落实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闭环管理,确保不同闭环系统之间互相隔绝、互不交叉,确保不同闭环防控措施严格规范。继续落实重点人群常态化核酸检测“应检尽检”“适时抽检”。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测温验码、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都不能松懈,要持之以恒、落细落实。深入开展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消除致病生物滋生环境。提醒正在市外出差、旅游以及返乡过年等将要返厦人员尽量乘坐直达航线、班次并做好旅途、就餐等过程中的个人防护,防范旅途暴露风险。
五、引导有序流动。倡导非必要不离厦,非必要不出境,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鼓励引导员工错峰返乡返岗,强化返岗前的健康管理。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满足脱离工作岗位14天以上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向所在企业报备。劝导返乡目的地为中高风险地区的员工留厦过年。
六、落实来(返)厦管理。
(一)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应暂缓来(返)厦,待所在地区风险等级降至低风险后方可来(返)厦。发生本地疫情地区的人员确需来(返)厦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二)所有已抵厦的来自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或有本土病例报告城市的人员,应在抵达厦门后6小时之内向所在社区(村)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
(三)根据出发地和途经地疫情风险等级实施分类管理,对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来(返)厦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按我市规定实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所有来自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低风险地区的来(返)厦人员,一律实施14天居家健康监测,按我市规定实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七、强化应急准备。围绕冬春季疫情防控,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情况,加强应急储备,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和培训,提升实战能力。
八、开展工作自查。各企业应针对防疫工作开展全面自查,认真查找防控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补齐短板漏洞,将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Url":"","CreatorName":"乐芳丽","MoneyFallUnit":"厦门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PrintingTime":"2022-01-18T00:00:00","FileList":[]}}